在音频领域,我们经常会听到“信噪比”这个词。那么,它到底是什么?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指的是有用信号电平与系统自身噪声电平之间的差值,用分贝(dB)表示。数值越大,说明信号比噪声强得越多,声音也就越干净。
举个例子:我们用麦克风录制人声,如果信噪比高且录音距离合适,那录下来的声音会很干净,不会在安静片段里听到明显的“沙沙”的底噪;反之,如果信噪比偏低,就算歌手唱得很好,声音也会被恼人的背景噪声破坏掉。

在麦克风中,信噪比和自噪声是比较关键的指标。Neumann U87 Ai在心形指向下的信噪比是82dB,Telefunken U47的信噪比是85dBA(A代表A加权〈A-weighted〉,它会根据人耳对不同频率的敏感度修正测量结果,让数值更符合听感),这意味着它们录出来的信号比底噪高出了80多分贝,这在实际使用中已经非常干净。

Neumann U87 Ai信噪比

Telefunken U47信噪比
此外,信噪比和自噪声(Self Noise)可以互相换算。厂商通常以94dB SPL(1Pa)作为参考:
•信噪比=94dB–自噪声(dBA)
•自噪声=94dB–信噪比
例如,Telefunken U47的信噪比是85dBA,那么它的自噪声就是94–85=9dBA。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音频设备对信噪比的重视程度并不一样。
在一些前级和音频接口中,更重要的参数通常是等效输入噪声(EIN)、动态范围等,它们更能体现前端放大和模数/数模转换环节的干净程度。
在监听音箱中,厂商更常标注的是最大声压级(Max SPL)和总谐波失真(THD),因为对于播放设备来说,关键是能多大声、够不够干净,而不是静态的信噪比。
总而言之,信噪比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参数,它和自噪声、动态范围等密切相关。理解它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音频设备。
免责声明: 本文章转自其它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Disclaimer: This article is reproduced from other platforms and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r positions of this website.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or objection,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it. thank you! |